在线观看一级av,加勒比久久综合网高清,老子影院午夜精品无码,H无码精品动漫在线观看免费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 16 13:54:0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雁門關外,千年窯火“新”火燎原

字體:

  一行滿載陶瓷、茶葉、絲綢的商隊,伴隨著“叮叮當當”的駝鈴聲,行駛在蜿蜒的草原商道上,他們從雁門關外一路向北,越過長城,穿越蒙古高原,走向亞歐大陸深處……站在懷仁吳家窯古瓷窯遺址前,拾起散落在地的瓷片,仿佛又聽到悠悠千載的草原絲路之音。

  地處雁門關外的山西省懷仁市,是唐晉王李克用與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懷想仁人”之地。這里是新石器時期人類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境內的鵝毛口古石器遺址是我國古代史前時期三大石器制造場之一。這里陶土資源儲量豐富,生產陶瓷的歷史始于春秋、興于遼金、盛于明清,民間窯火千年不斷。中國陶瓷博物館陳列的宋代“兔毫釉碗”、元代“楓葉瓶”都是懷仁出土陶瓷文物的代表。建于明洪武年間的大同九龍壁由懷仁吳家窯趙氏作坊燒制,是全國最大的九龍壁。

  懷仁吳家窯古瓷窯遺址局部。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張磊 攝

  窯火灼灼,輝映古今。如今,懷仁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日用陶瓷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北方日用瓷都”,有53家陶瓷企業123條生產線,每秒鐘能生產近100件日用瓷器。去年,山西省將“懷仁陶瓷”列入首批省級十大特色專業鎮。隨著一系列支持性政策落地見效,傳承千年的窯火正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

  陶埴一技 獨擅北方

  “陶器的發明,是文明發展的重要標志。下峪古陶遺址的發現掀開了懷仁陶瓷歷史的第一頁。”懷仁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長安孝文說,2005年8月,懷仁縣文物管理所進行文物考古調查時首次發現,下峪古陶遺址中有燒造痕跡,留存有大量陶器殘片,且文化堆積層明顯。這把懷仁陶瓷的歷史推進到了距今7000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

  成書于明代的《大明一統志》記載,“錦屏山在懷仁縣西南二十五里,山舊有瓷窯。”懷仁市陶瓷行業協會編撰的《懷仁陶瓷史》指出,懷仁燒制瓷器有文字記載及實物遺存是從遼金時代開始的,發現的窯址有張瓦溝、小峪、吳家窯三處,史料中統稱“懷仁窯”。燒制的器物有罐、碗、盤等生活用品,還有雞腿壺和兒童玩具等小物件。

  遼金時期,包含懷仁地區的大同府成為三代五京之一的西京。這里扼晉冀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隨著南北方商貿和文化的頻繁交往,飲茶和飲酒成為西京地區的社會風尚,這也擴大了對飲用器具的需求,瓷器貿易空前繁榮,地方瓷窯發展迅猛,其中包括懷仁窯的油滴盞。

  作為懷仁陶瓷的代表,油滴盞為當地陶瓷工藝美學開辟了新的境界,也是懷仁先民對中華文明的重要貢獻。在國際著名的蘇富比藏品拍賣會上,一件宋代黑釉油滴盞曾拍出3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由此可窺見懷仁陶瓷達到的藝術高度。

  懷仁市展覽館展示著一只800年前懷仁窯燒制的黑釉油滴盞,整器黑釉光澤瑩潤,內外壁布有金黃色油滴,呈細密的星點紋,斑紋大小均勻,圓潤飽滿,猶若黑夜中的點點繁星。

  元朝建立后,草原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地處雁北地區的懷仁,北鄰大同重鎮,南倚雁門關塞,見證了多民族文化的產生、發展、碰撞、融合和升華。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元代集寧路古城遺址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窯藏瓷器。

  明清時期,晉商崛起,他們在半個中國范圍內販來茶葉、絲綢、瓷器等,再北上銷往恰克圖,懷仁一帶邊貿商品交流盛況空前。“萬里茶路”成為草原絲綢之路衰落后,另一條中國陸上連接歐洲的重要商路。此時的懷仁陶瓷也進入鼎盛時期,吳家窯村山上遍布著大大小小的古瓷窯遺址。當地村民李彪說,他小時候周邊曾有40多口窯,大多建于明清時期。

  清《懷仁縣新志》記載有“陶埴一技,獨擅北方”。“當時,懷仁盛產日用瓷器,‘瓦盆’也一度成為懷仁人的代名詞。”安孝文說。

  明清時期的陶藝大多體現在建筑上,尤以寺廟建筑為甚,民居建筑多用在影壁、脊花。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的大同九龍壁,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最富藝術魅力的單面五彩琉璃照壁。它比北京故宮和北海公園的九龍壁都大,且早300多年。據《中國陶瓷百年史》記載,大同九龍壁由懷仁吳家窯趙氏作坊燒制。

  時代的命運影響著陶瓷的興衰。清末及民國年間,懷仁陶瓷有所式微。一唱雄雞天下白。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禮炮聲中,懷仁陶瓷復興的序曲開始奏響。

  1949年,吳家窯陶瓷廠成立,它是懷仁第一家地方國營公有制企業,也是遼金時期“懷仁窯”三大瓷窯延續傳承之唯一;1957年,雁北瓷廠成立;1974年,懷仁縣陶瓷廠和城關鎮街道陶瓷廠成立;1975年,懷仁陶瓷研究所成立……

  這些陶瓷企業創造過懷仁陶瓷的高光時刻,它們研制的產品如釉下五彩酒瓶、竹筍色釉瓶、雁翠瓷等工藝品,以及馬賽克、釉面磚等,贏得眾多榮譽,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同時也為懷仁陶瓷的發展聚集了雄厚的人才和技術儲備。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陶瓷企業如雨后春筍,迅猛發展,拉開了懷仁陶瓷蓬勃發展的序幕。

  革新“破局” 創一代新瓷

  目前,懷仁53家陶瓷企業從業人員有5萬多人,人力成本占35%。過去20多年,懷仁陶瓷靠著較低的人力成本才能在競爭中保有一席之地。隨著工資上漲,加上南方陶瓷產區加快實現智能化生產,曾經的人力優勢逐漸成了負擔,也成為當地產業發展必須邁過去的一道坎兒。

  記者采訪發現,懷仁陶瓷產業園區幾乎每隔十年就會擴大一次,產量飆升的同時,也出現了“全市都做一只碗”的同質化競爭。白瓷碗在懷仁陶瓷產品中堪稱海量,一年能產3.5億只,50多家企業中超過一半都在生產,但一只碗的利潤卻只有幾分錢。

  “生產虧本,不生產就要關門。”山西東盛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廷龍說,傳統生產成品率上不去,效率也上不去,隨著人力成本高漲,企業很難生存。

  沒想到,這個難題被華缶瓷業有限公司用一條全自動化生產線給破解了。

  華缶瓷業也曾因“老”而困,5年前從廣東買來現成的自動化生產線,但由于不成鏈條,很多環節還需要大量人工。華缶瓷業下決心自己動手研發最核心的生產線。最困難時,政府部門及時出手:山西省工信廳拿出110萬元技改資金,幫助他們與智能裝備企業聯合攻關;國土部門想辦法提供生產線用地;商務部門帶著他們到景德鎮、潮州參觀學習。

  不到半年時間,華缶瓷業就拿出了第一臺樣機。東盛陶瓷也成為第一批上馬新機器的企業,采購了這套國內集成度最高的全自動化日用瓷生產線,效率大大提升。“一個做碗的企業成功跨界做了機械行業,令廣東、江西的同行覺得不可思議。”華缶瓷業董事長曾永謙說。

  去年以來,在省級專業鎮政策支持下,懷仁陶瓷企業加快對老舊生產線的革新,用自動化、智能化牽引高質量發展。“省里拿出5000萬元支持懷仁陶瓷產業,我們將在制造智能化、產品差異化、品牌國際化上下功夫,力爭到2025年全產業鏈營收規模達到百億級。”懷仁市委書記丁裕說。

  十年前,尊屹陶瓷研發有限公司是當地同行眼中的另類。大家都在做普通白瓷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做色釉瓷和異型瓷,利潤成倍往上翻。“想有出路就要差異化競爭,所以我們在個性化、年輕化、藝術化上下功夫。”公司總經理彭建春說。

  差異化也帶來新問題:如果產量少,專開一條生產線就很不劃算。“餐具等日用陶瓷都按套售賣,碗、盤、勺等品類不是平均配置,比如每家備10個碗,但只需要1個魚盤。如果大工廠都做這個魚盤,就可能虧本。”彭建春說,為了滿足小批量定制需求,他們以往都是找南方工廠代工,去年遇到一個緊急的外貿訂單,臨時找到當地一家剛成立的小微企業——懷仁市骨瓷研究中心這個專門給大廠做配套的企業。結果,沒想到既省了運費,還省下時間,雙方就此開始緊密合作。

  憑借著靈活的優勢,懷仁市骨瓷研究中心專門為周邊企業開發配套產品,成立不到兩年,就把業務做到了國外。

  從無到有,從少到多,這些配套小企業拉長了懷仁陶瓷的產業鏈。就這樣,懷仁陶瓷形成了大企業強市場、小企業做配套、個體戶搞服務的產業新生態,逐漸找到了破解同質化低價競爭難題的鑰匙。

  懷仁市錦泰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去年才投產的骨瓷生產企業,公司生產的國潮系列產品大受市場追捧。在公司產品展區內,一件件骨瓷碗溫潤凈白、纖薄透亮。“生產標準高于國標,才能提升客戶的認可度。”公司董事長王希畢介紹說,一般的骨瓷生產都是四濾,要想做到溫潤如玉就要過濾得更干凈。為此,他們提出了“七濾五篩”的企業標準。

  用質量擦亮品牌后,今年一季度,這家年輕的企業就接到160萬件訂單,產值達500萬元。

  千年窯火 薪火相傳

  滾壓成形,印花施釉,燒窯包裝……在位于懷仁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懷仁市億家親陶瓷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蜿蜒的流水線上工人寥寥,智能生產線上的機械手忙得熱火朝天。

  億家親陶瓷公司是一家五六年前成立的年輕企業,現有日用瓷生產線3條,年產日用瓷1億多件,彩瓷生產線年烤花量3000萬件,產品囊括日用瓷、酒店瓷、異形瓷,有200多個品種,各類專利版權12項。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創新是企業的未來。”億家親陶瓷公司負責人陳臘平說,傳統產業不是低端制造產業,技改是產業集群發展的關鍵。他們組建了企業技術中心,健全配料實驗室和化驗室等基礎實驗室,還設立了設計部、技術部、生產部、質檢部,加大了對技術、管理人員的培養和管理。公司逐步引進先進的陶瓷印花機等20臺、全自動生產線20條,全面提高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和自動化水平,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產品推向市場。

  在智能化提質升檔的同時,傳承百年的老手藝也在薪火相傳。

  李增平是家族里第四代制作瓷器的手藝人。多年來,他潛心研究燒制的依舊是懷仁日用瓷的代表——黑釉油滴盞。1000多度的爐火需要隨時增溫降溫,材質、氣溫、濕度以及人的情緒變化都會對作品產生影響,因此每一件黑釉油滴盞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千多年前的大師就能燒得油滴飽滿、光澤柔和,我想挑戰做得更好。”李增平說。

  和父親李增平一起堅守老手藝的同時,大學畢業的兒子李瑞峰則更注重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的融合。今年,他開發了一款綠色的山花釉,清新雅致。一開始,父輩人覺得市場不會接受,沒想到這個產品很快就賣斷貨了。“亞洲市場注重手工的質樸感,歐美市場看中東方元素。”把懷仁的老手藝推向國際國內兩個大市場,現在是李增平父子倆共同的夢想。

  不斷注入的新元素,為懷仁陶瓷產業開啟新的未來。

  朔州陶瓷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白月正在指導學生。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張磊 攝

  坐落于懷仁市的朔州陶瓷職業技術學院是2020年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公辦高職院校,也是國內少有的幾家以陶瓷命名的院校之一。圍繞陶瓷產業鏈條,學院設置了6個系18個專業,辦學規模達5000人。“學院更注重實訓,擁有現代化窯爐、實操工作室、大師工作室以及國家級眾創空間,可以為師生提供優質的教學、實訓和創業就業服務。”學院陶瓷設計與工藝專任教師白月說。

  銷量要好看,除了質量撐腰,還要把好東西吆喝出去。懷仁市也在大力提升懷仁陶瓷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當地政府籌建了懷仁陶瓷地域品牌推廣基金,組織企業走南闖北,參加國內外的產品推介會,支持企業申報各級政府質量獎,企業品牌和公共品牌共同發力。

  去年,懷仁市積極打造陶瓷e鎮,設置了22個直播間、100平方米的電商產業孵化中心和1個陶瓷產業電商研發中心、1個陶瓷產業供應鏈服務平臺,同時開展專題技能培訓,累計培訓直播電商帶頭人1197人,為產業發展夯實人才基礎。

  “懷仁陶瓷公共品牌是主播們帶貨的流量密碼。”懷仁陶瓷e鎮負責人王建東說,目前這里有14名主播,每天直播20多場,去年銷售額近2億元,今年第一季度銷售額已達7000萬元。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懷仁產好瓷,產高質量的瓷。 (記者梁曉飛 張磊)

【糾錯】 【責任編輯:周楚卿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24101129699236